###本章主题
这一章讲接口。这里的接口不是指Java的interface语法,而是指一种抽象出来的编程思想。正如在前面几章中看到的那样——面向基类编程。我们定义一个通用的协议,它的实现类把协议中规定的功能完成,调用的时候利用多态的动态绑定,就可以发送同样的消息完成不同的功能。而这种思想在Java中通过两种方式实现:
- 抽象类
- 接口
有了这两个东西,就可以完成一些复杂的需求。JAVA号称万物皆对象,有了类和对象为什么还要有接口呢?答案是:
为了更好的复用代码
前面讲过了抽象、继承、多态,但我们知道,Java是单继承,比如一个A类想同时继承B类和C类是无法完成的。而在很多情况下,多继承是必不可少的。Java是参考C++开发出来的编程语言,那么这一点为什么没有按照C++的方式来做呢?
作者在书中写到,C++的多继承容易产生逻辑混乱的代码。尤其是遇到菱形继承,一个类可能有多个父类,而多个父类又可以有多个父类,以此类推下去。整个继承机构将会变得非常复杂。这时候利用多态就非常容易出错。所以Java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就用了单继承+接口的形式替代多继承的功能。
这一章可能不太容易理解清楚,所以需要仔细理解,代码一定要动手。昨天看到linux的一句名言: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code.然后他不接受bug报告,只接受patch。嗯,谨记代码要动脑想,然后写出来。
###1. 抽象类和接口
以前在博客中写过一篇文章说明抽象类和接口的关系:
接口本质上来说是抽象类的一个特例,因为它的所有方法都是abstract修饰的。这点很重要,因为要实现接口,你必须覆盖所有的方法,这时候权限修饰符就必须有public。我们分析一下其它修饰符:
- protected:继承权限+包访问权限,接口是实现,不是继承。在多继承情况下,这种方法不能被重写。故pass
- package:不在一个包下,权限被限制了。故pass
- private:永远不可被重写,故无任何类能实现。故pass
得出的结论就是:
当要实现一个接口时,在接口中被定义的方法必须被定义为public。但是如果你尝试的话,发现不加修饰符(也就是package)不会报错!这是因为interface中的方法必须是public,你加不加编译器都会把它们当成public处理。所以,你可以在另外一个包中实现重写,然后就理解了。
###2. 完全解耦
这个算是设计模式方面的东西吧,还不算理解。但是知道一点就是在代码设计中,尽量避免高耦合的情况出现。如前面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就是由于高耦合引起的:
业务A需要业务B处理,而且是完成之后才能继续干活。那么,在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B处理不过来的时候,就会挂掉,或者处理时间过长。那么就会引起A无缘无故等待过长时间,这样A等待的时间长,干活的时间少。时间长也会挂掉。这样,由于高耦合性,B挂掉也会连累A。后来,通过一个缓冲层将A/B解耦合,那么,无论A/B谁挂掉,都不会影响对方的工作。
所以,完全解耦是高效率代码的一个基本准则。举个简单的例子:
有一个类A,含有静态方法a(B b),如果B是一个class,那么传入A.a()中的只能是B或者B的子类。现在有一个C类,含有和B类相同的接口,那它还是无法传入A.a()中。这就给代码复用带来了一点麻烦。而如果我们将A.a()中传入的参数变为interface,那么,B、C实现这个接口以后,都可以传入,就完成了代码的复用。具体例子可参考《Thinking In Java》P174-P178的代码。Talk is cheap,show me the code。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class Processor {
public String name() {
return getClass().getSimpleName();
}
Object process(Object input) {
return input;
}
}
class Upcase extends Processor {
@Override
String process(Object input) { //协变类型,原来是Object。这里是导出类
return ((String)input).toUpperCase();
}
}
class Downcase extends Processor {
@Override
String process(Object input) {
return ((String)input).toLowerCase();
}
}
public class Apply {
public static void process(Processor p, Object o) {
System.out.println("Using Processor: " + p.name());
System.out.println(p.process(o));
}
public static String s = "how do you d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rocess(new Upcase(), s);
process(new Downcase(), s);
}
}/*output:
Using Processor: Upcase
HOW DO YOU DO?
Using Processor: Downcase
how do you do?
*/
这里面的Processor是一个类,下面是具体实现。最后在Apply使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public class Waveform {
private static long counter;
private final long id = counter++;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Waveform " + id;
}
}
public class Filter {
public String name() {
return getClass().getSimpleName();
}
public Waveform process(Waveform input) {
return input;
}
}
public class LowPass extends Filter {
double cutoff;
public LowPass(double cutoff) {
this.cutoff = cutoff;
}
@Override
public Waveform process(Waveform input) {
return input;
}
}
public class HighPass extends Filter {
double cutoff;
public HighPass(double cutoff) {
this.cutoff = cutoff;
}
@Override
public Waveform process(Waveform input) {
return input;
}
}
这里面定义一个Filter,它的返回值是Waveform。两个实现类是LowPass和HighPass。我们发现Filter和Processor的接口完全相同。但是Apply只认Processor和它的子类。而Filter又不是Processor的子类——因为Filter类的创建者压根不知道你想把它当成Processor使用。所以你不能将Filter用于Apply.process()方法。
这里主要是因为Apply.Process()方法和Processor类之间的耦合过紧,已经超出了所需要的程度,这就使得应该复用Apply.process()的代码时,复用却被禁止了。但是,**如果Processor是一个接口,那么这些限制就会变得松动,使得你可以复用Apply.process()。下面是code: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public interface Processor { //虽然没有修饰符,但是方法都是public呦
String name();
Object process(Object input);
}
public class Apply {
public static void process(Processor p, Object o) {
System.out.println("Using Processor: " + p.name());
System.out.println(p.process(o));
}
}
我们将Proceesor定义为接口,Apply的方法其实没有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public abstract class StringProcessor implements Processor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name() {
return getClass().getSimpleName();
}
public abstract String process(Object input);
public static String s = "how do you d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pply.process(new Upcase(), s);
Apply.process(new Downcase(), s);
}
}
public class Upcase extends StringProcessor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process(Object input) {
return ((String)input).toUpperCase();
}
}
public class Downcase extends StringProcessor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process(Object input) {
return ((String)input).toLowerCase();
}
}/*output:
Using Processor: Upcase
HOW DO YOU DO?
Using Processor: Downcase
how do you do?
*/
这时候,关于StringProcessor的处理已经完成了,下面是Filter相关的处理。对于Filter来说,我们是发现了Filter。而不是创造了Filter,所以你无法修改Filter,但是你又想复用它。这时候可以使用适配器设计模式,适配器中的代码将接受你所拥有的接口,并产生你所需要的接口,就像下面你这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import Chapter_09.filters.Filter;
import Chapter_09.filters.Waveform;
public class FilterProxy implements Processor {
Filter filter;
public FilterProxy(Filter filter) {
this.filter = filter;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name() {
return filter.name();
}
@Override
public Waveform process(Object input) {
return filter.process((Waveform)input);
}
}
从上面的适配器中我们可以发现也用到了代理哦:)适配器接受你所拥有的Filter接口,生成能用于Processor接口的对象。将接口从具体实现中解耦使得接口可以应用于多种不同的具体实现,因此代码更具有可复用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import Chapter_09.filters.HighPass;
import Chapter_09.filters.LowPass;
import Chapter_09.filters.Waveform;
public class FilterProcesso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Waveform w = new Waveform();
Apply.process(new FilterProxy(new LowPass(1.0)), w);
Apply.process(new FilterProxy(new HighPass(1.0)), w);
}
}/*output:
Using Processor: LowPass
Waveform 0
Using Processor: HighPass
Waveform 0
*/
上面的例子如果认真琢磨的话,其实一点不复杂。然后自己思考了一下,用实际的例子可能更好理解(但是损失了一点准确性= =):
有一个剥皮器类A,有3个子类分别为:苹果剥皮器、香蕉剥皮器、橘子剥皮器。有一个面向用户的使用类:Apply1.eat(剥皮器A,水果),你指定剥皮器和水果,我吐给你用的剥皮器和剥好皮的水果。======还有一个类似的剥皮器类B,它的2个子类为:土豆剥皮器、茄子剥皮器。有一个面向用户的使用类:Apply2.eat(剥皮器B,蔬菜),你指定剥皮器和蔬菜,我吐给你用的剥皮器和剥好皮的蔬菜。
我们会发现,剥皮器A/B具有完全相同的作用。都是接收一个东西,剥好皮吐出来。所以Apply1/Apply2完全可以合并(表考虑卫生好不好!),但是蛋疼的是Apply1/Apply2指定的参数都是基类A/B,传入的参数只能是它们自身和它们的子类。这就没有完成代码复用的功能。解决方法当然有了:
将A/B抽象出来一个通用的接口I,然后A/B实现它。又因为A/B原来可以在类中干一些事情(接口和抽象类的一个区别是抽象类可以有方法的实现,所以当子类的某个行为完全一致就可以使用抽象类定义好,子类不覆盖,就保持了一致),所以将A/B定义为抽象类。然后各自的子类继承A/B即可。至于Apply类,eat方法变为Apply.eat(剥皮器接口I,Object),然后传入水果或者蔬菜。变成Object只需要在A/B中向下转型。至此,大功告成。
###3. 多重继承
这个算是这章的重点,也是Java的重点。在C++中,一个类通过继承多个基类完成多重继承,而Java由于只允许单继承,所以要实现多重继承就要借助接口+类(或者抽象类)+内部类,一般情况下是单继承一个类,然后通过实现接口(本类或者内部类)来完成多重继承的任务。
这里比较困难的就是:extends只有一个,我该extends谁?剩下的implements到底是本类执行还是内部类执行?总的来说有2个问题需要解决:
- extends谁
- implements interface由本类做还是内部类做?
解决方法是酱紫:
- 这其实是一个好设计的基础,按我的理解,extends因为只有一个,所以要专注最重要的特性。同时,在学复用的时候说过,判断继承的原则就是是否需要向上转型。我们认真思考一下就知道了,这个子类一定算是父类公开接口的某一个实现(一般情况下是多个子类实现父类的接口)。那么,extends的就是最重要的特性。
- 而对于implements,能用本类的情况就不要用内部类,因为内部类一般情况是想实现“内部”的功能,想对使用者透明(就比如每个容器自己实现一个private的迭代器)。另外一点,内部类的本质是为了使多重继承更加完整。所以下一章会努力找到“什么时候使用内部类”的答案。
###4. 适配接口
接口最吸引人的特性就是允许同一个接口具有多个不同的具体实现。一般情况下接口的常见用法就是策略设计模式,此时你编写一个执行某些操作的方法,而该方法将接受一个同样是你指定的接口。你主要就是要声明:“你可以用任何你想要的对象来调用我的方法,只要你的对象遵循我的接口。”这就使得方法更加灵活,通用,更具可复用性。
比如Java SE5的Scanner类,它的构造器接受的是一个Readable接口。你会发现Readable没有用作Java标准类库中其他任何方法的参数,它是专门为Scanner创建的(好流弊呀),以使得Scanner不必将其参数限制为某个特定类。通过这种方式,Scanner可以用作更多的类型。如果你创建了一个新的类,并且想让Scanner作用于它,就应该实现Readable接口。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code.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nio.CharBuffer;
import java.util.Random;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RandomWords implements Readable {
private int count;
public RandomWords(int count) {
this.count = count;
}
private static Random random = new Random(47);
private static final char[] capitals = "ABCDEFTHIGKLMNOPQRSTUVWXYZ".toCharArray();
private static final char[] lowers =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toCharArray();
private static final char[] vowerls = "aeiou".toCharArray();
@Override
public int read(CharBuffer cb) throws IOException {
if (count-- == 0) {
return -1;
}
cb.append(capitals[random.nextInt(capitals.length)]);
for (int i = 0; i < 4; i++) {
cb.append(vowerls[random.nextInt(vowerls.length)]);
cb.append(lowers[random.nextInt(lowers.length)]);
}
cb.append(" ");
return 10;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uppressWarnings("resource")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new RandomWords(10));
while (scanner.hasNext()) {
System.out.println(scanner.next());
}
}
}/*output:
Yazeruyac
Fowenucor
Toeazimom
Raeuuacio
Nuoadesiw
Hageaikux
Ruqicibui
Numasetih
Kuuuuozog
Waqizeyoy
*/
那,如果你有一个未实现Readable的类,就可以使用适配器+代理的方式将它们搞定。
###5. 接口中的域
有个很值得思考的小问题:为什么接口中的域默认是public static final修饰的呢?
- 首先接口是一种高度抽象的”模版”,,而接口中的属性也就是’模版’的成员,就应当是所有实现”模版”的实现类的共有特性,所以它是public static的,是所有实现类共有的。假如可以是非static的话,因一个类可以继承多个接口,出现重名的变量,如何区分呢?
- 其次,接口中如果定义非final变量的话,而方法又都是abstract的,这就自相矛盾了:有可变成员变量,但对应的方法却无法操作这些变量。虽然可以直接修改这些静态成员变量的值,但所有implements该类对应的值都被修改了,这好像是抽象类的行为。又因为接口是一种更高层面的抽象,是一种规范、功能定义的声明,所有可变的东西都应该归属到实现类中,这样接口才能起到标准化、规范化的作用。所以接口中的属性必然是final的。
- 最后,接口只是对事物的属性和行为更高层次的抽象。对修改关闭,对扩展(不同的implements)开放,接口是对开闭原则(Open-Closed Principle )的一种体现。
但这只是Java SE5之前的用法,目前已经被更为通用的enum代替。所以真用要用到常量集的情况,优先考虑用枚举。
###6. 接口与工厂
这个因为看过好几遍,终于有点感觉了。
所谓工厂模式,就是指生成遵循某个接口的对象工作由工厂来做。有一个A接口,两个实现类:A1,A2。我们使用的时候用的是A a = new 工厂1();
然后工厂1就会吐给我们一个A1;用的是A a = new 工厂2();
就会吐给我们一个A2。理论上,我们的代码将完全与接口的实现分离,这就使得我们可以透明的将某个实现替换为另一个实现(换个工厂就OK了)。下面就是例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
*
* @author niushuai
*
* 使用了工厂模式,我们现在有一个产品的模具,可以生产2种型号,分配给两家工厂生产。
* 现在我想要实现的功能是:我指定一家工厂,你就自动给我出产品。 所以在工厂和产品之
* 间加了一层GetProduct接口,这样消费者只要指定工厂就可以了。
*
*/
interface ProductModel {
void fun1();
void fun2();
}
class Product1 implements ProductModel {
public void fun1() {
System.out.println("Product1 fun1()");
}
public void fun2() {
System.out.println("Product1 fun2()");
}
}
class Product2 implements ProductModel {
public void fun1() {
System.out.println("Product2 fun1()");
}
public void fun2() {
System.out.println("Product2 fun2()");
}
}
interface GetProduct {
public ProductModel getProduct();
}
class Factory1 implements GetProduct {
public ProductModel getProduct() {
return new Product1();
}
}
class Factory2 implements GetProduct {
public ProductModel getProduct() {
return new Product2();
}
}
public class Factories {
public static void customer(GetProduct getProduct) {
ProductModel productModel = getProduct.getProduct();
productModel.fun1();
productModel.fun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ustomer(new Factory1());
customer(new Factory2());
}
}/*output:
Product1 fun1()
Product1 fun2()
Product2 fun1()
Product2 fun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