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会无期

| 分类 当然我在扯淡  | 标签 后会无期 

一直以来很喜欢韩寒,也很欣赏他率直的个性和潇洒的生活。所以在听说韩寒拍了一个电影的时候,就毫不犹豫决定去看了。大概在7月初的时候得知上映时间是7月24号。也不知道算是支持他,还是想打破了我的某个记录。因为从小学以后就没有再去电影院看过电影了,初中没有,高中没有,大学没有。掐指一算也有十多年了呀。

至于原因呢,其实跟个人爱好有关。我是一个狂热的游戏爱好者,对游戏的热爱胜过任何其他东西,这点只要跟我玩过游戏的,应该都知道。当然了,不知道的人一般我也懒得解释,毕竟道不同不与之谋。而且我也不想讨论谁对谁错的问题了,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最好别因为某个爱好看起来“高大上”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你喜欢的东西说不定就是别人讨厌的,所以想说服道不同的人说话必定是不欢而散。这导致的一个副作用就是我跟大部分没有共同爱好的人没有交集,不过本来我就讨厌聚会之类的东西,一群人叽叽喳喳,看着好像特别亲密,其实聚会之后谁也不会联系谁,逢场作戏罢了,多累。如果真是闲的蛋疼,大可以直接找能掏心窝的朋友疯一疯,简单、直接、有效果。

上面扯了很多就是想说明一点,我和韩寒在某些方面还是挺像的,所以我觉得他拍的电影或许能在某个点产生共鸣。但是由于智商、情商均已欠费,我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所以韩寒可以活跃在大众面前,而我却极少活跃在社交网络中,总觉得太容易得到的东西人们越是不会珍惜。比如现在你随时随地都可以和任何你想联系的人沟通,一切来的实在是太太太太容易了,就产生了相反的结果。你看,人们的关系却因为“距离”变近而变得越来越糟糕。这点尤其体现在聚会的时候,大家坐得如此之近,却人手一个手机,真是呵呵呵。

在我看来,最理想的社交方式就是回归原始。这个原始不是指只靠书信来往,而是指如果两个好友想聊一聊,就要像写信那样专心于一件事,停掉手头的其他事情。如果一方边聊边看电影或者刷微博,那么结果必定是悲剧。所以有时候想找个看起来志同道合的人好好聊聊,然后发现我说了几句对方半天才回,瞬间就没有继续下去的欲望了,于是匆匆作罢。因为这个原因,我也删了不少人,事后感觉挺冲动,挺极端的。但是现在看来,确实也没删错。和这些人已经没啥共同语言了。


嗯,进入正题说说后会无期这个电影。

从整体上来说,我感觉有点莫名其妙。要说这是一个故事吧,故事的开始和结尾都太隐晦,比如开头那个“弱智”突然就没了,结尾男猪脚和女猪脚突然就在一起了。让我看的一愣一愣的。不过话说回来,整个电影还是挺有代入感的,因为现实中99%的人也同样和2个男猪脚一样默默无闻,有着这样那样的悲哀。开头三个人去找穿旗袍的那个女生时,以为是3个屌丝要逆袭白富美,然后发现原来“白富美”就是个替身,而且最后还被“枪决”了。那个爆胎和枪响的寓意确实很巧妙。

然后就是在路上,一直在路上。心中有方向,却也在路途中遇到了流浪狗,遇到了妓女,遇到了骗局,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人,遇到了背叛,但是两个人始终没有选择最“合理”的方式,比如坐飞机,而是坚持开车到达了终点。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旅行者2号”说的话,很多人一辈子蜷缩在一个角落,只求安逸。这点我非常同意,在我眼中,绝大多数人几乎都过着几十年如一日的日子,包括身边的同学大多数也都是这样,他们盼望按部就班的进行人生三部曲,但是我特别害怕自己也这样,过上一眼望穿一辈子的生活。想想当你在孙子面前吹牛逼或者回忆此生时,发现自己一辈子竟然没有几件值得自豪的事迹,那是何等的悲哀啊。。。。所以即使尝试改变并输的很惨也没啥,总比那些连尝试都不敢的“安逸者”强,当然了,鸡汤里的成功没有任何可复制性,所以这个世界可能只有1%的所谓“大成者”,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成不了那1%也无所谓,我们照样也能活下去。

写到这里自己都凌乱了,也不知道要表达啥。也怕某个人看了会骂一声傻逼,但是这就是我看完电影之后乱想的。看看人家写的影评,任何一个细节都能分析的头头是道,果然是阅读理解满分流。。而自己看完都不知道到底要表达啥,只知道遇到段子的时候笑一笑。所以水平就这样,干脆不删了,爱咋咋地吧。人和人本来就有天差地别,任何一个微小的影响都会造就截然不同的人生。就像朴树唱得那句:

我曾经失落 失望 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见平凡 才是唯一的答案

只是希望,能早点自己找出答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