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做正常的傻瓜》——读后感

| 分类 读书  | 标签 别做正常的傻瓜 

本书简介

这是一本讲述行为控制学的书籍,旨在让我们通过理性的分析做出正确的抉择。从而走在正常的傻瓜前面。

本书一共14章,前12章分别从不同方面介绍了人们在投资、购买、经营等诸多决策中可能陷入的误区或发生的偏差,描述了人们在这些活动中经常发生的欠理性行为以及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第13章和第14章关注人们的主观幸福,介绍了十六种在财富一定的情况下增加自己或他人幸福的妙方。在每一章里都会指出一些现实生活中正常人的行为误区并有针对性地给出具体的“药方”,使我们可以少几分“正常”,多几分理性。

下面是本书的目录:)

开始阅读吧,have fun~~~


第一章:十元等于两个五元吗?

心理账户

这一章的重点是讲述心理账户的存在。看完后我的理解就是:在人们的消费观念中,将各种花费都人为的分为不同的归类,对待客观上等价的收益或支出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

一个例子:

今晚音乐厅将上演一场你期盼已久的音乐会,票价很高,需要1000元,不过你早已决定去看,并且在几天前就已经购买了票子。吃过晚饭,你正兴冲冲地准备出门,却发现 入场票不见了,你找遍了所有可能的地方都没有发现踪影,你寻思着一定是在路上弄丢了。焦急的你要想听这场音乐会只能再重新掏一次腰包了,你作着激烈的思想斗争,该不该去音乐厅再花1000元买一张票听音乐会呢?

同样是一场你梦寐以求的音乐会,你打定主意去听,票价是1000元。但是这次你没有提前买票,而打算到了音乐厅再买。刚要从家里出发的时候,你发现你把刚刚买的一张价值1000元的电话卡给弄丢了。这个时候,你还会不会花1000元去买这场音乐会的入场券呢?

我想,大多数人都会在第二种情况下选择去听音乐会,而第一种情况下,应该不会再买了(或者买了也没有原来的兴致了)。

这就是典型的心理账户效应。心理账户和经济学意义上的账户最大的概念上的不同是:从经济学的意义上来说,每一块钱都是可以互相替代的,不管你是捡来的一块钱还是你挣来的一块钱或者是得奖赢来的一块钱都是一样的,对你而言,你的总财富都多了一块钱;同样,你丢掉的一块钱和你用掉的一块钱或者被偷了一块钱也是一样的,你的财富都少了一块钱。以上述的问题为例,你丢了1000元的电话卡,你可以掏钱买音乐会的票子,同样,丢了1000元的音乐会票,你仍旧应该再买一张票,你应该和在自己丢了1000元的电话卡的情形下做出一样的决定。从经济学的意义上来讲,不管是丢钱还是丢票,只要绝对数量相同,人们的行为就应该是完全相同的。但是,正是由于受到心理账户的影响,人们对待这两种问题的态度就截然不同了。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得出下面这个结论:

正常的傻瓜有心理账户误区,他在心里对每一个硬币并不是一视同仁的,而是视它们来自何方、去往何处而采取不同的态度。

所以,我们应该把钱在不同的心理账户间流通起来,让他们变得等价,这样才能避免我们做出欠理性的举行。 下面说两个我们经常会遇到的情况:

  • 你在辛苦工作了一年后,老板发了10万元的奖金,一个朋友邀请你去澳门赌场开开眼界,你会去吗?另外一种情况,如果你在赛马场赛马时运气爆发,赢了10万元,这时你朋友邀请你去澳门赌场happy一下,你会去吗?

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我想多数人在第二种情况下才会选择去澳门赌场玩吧。其实相似的例子被心理学家成为赌场盈利效应:人们对待赌博赢来的钱和工作赚来的钱在消费倾向、风险偏好等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差异,对外快得来的钱往往显得“不在乎”,而对工作得来的钱却舍不得花。

  • 如果你是财政部长,最近因为优惠政策,税率下降了。这时,你该怎么告诉纳税人呢?其实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是直接降低税率,第二种是税后返还。虽然两种情况下都使纳税人降低了纳税金额,但是社会的消费水平却大不相同。

其实这也是心理账户的作用,因为第一种大家虽然少交钱了,但是少缴的税钱还是自己的“血汗钱”,不舍得花;而第二种情况下,缴纳的税金已经不是“血汗钱”存在的心理账户了,政府返还后,就被我们归到了“意外收获”里了,这种情况下大家就会尽情享受这笔钱了。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我们要意识到心理账户的存在,并学会控制它,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少用信用卡和网上银行,因为实实在在的钞票和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拟”财产是放在不同的心里账号中的,在消费时你看不见“血汗钱”减少,就会大手大脚了。

大钱小花,小钱大花

如果你生日那天,你妈妈给你200元钱,你很可能晚上就去买“中意已久”的东西了。但如果你妈妈给你2000元钱,你可能就不会去买那些东西反而是存起来。

正常人通常在拿了一大笔收入的时候不愿意花钱,而在有一笔较小收入的时候反而容易把这笔钱花光。

本章小结

这章主要讲述了“心理账户”对正常人的影响,书中提出了解决这种问题的一个方法:换位思考法。

采用换位思考法,换个角度看问题,看看自己的决策是否和原来一致。

我理解的意思就是多从几个角度看看自己是否真正需要做这件事,比如听音乐会丢了门票的例子中,如果我们换位思考,假想我们丢的不是音乐票,而是其他等价的物品,看看自己是否还会选择听音乐会。如果你觉得饱餐一顿艺术盛宴的获益大于丢失1000元的失落,你就应该果断买票。反之则选择不去听。

</hr>

第二章:你会买没用的东西吗

交易效用偏见

人们在交易中,往往会通过对比来挑选最便宜的,而不是最合适的。这点如果不注意,我们几乎每次都会犯。如果在月末或年终对自己的消费情况大吃一惊的话,你应该好好看看这一章。

举一个经典的例子秒杀你:

李先生和妻子准备买一套新的九孔被,商店里现在一共有三款:普通双人被、豪华双人被、大号豪华双人被。到了商场,突然发现这个星期九孔被促销,所有款式全部400元出售,这可是不小的折扣呀,要知道,它们的原价分别为:450元,550元,600元。那么,聪明的消费者,你会买一种呢?

如果你很精明,我想我们都会买性价比最高的大号豪华双人被,因为我们捡了一个天大的便宜。但是,仅仅过了两个月,李先生和妻子就后悔莫及,因为大号的九孔被边缘总是拖拉到地上,所以,他们不得不经常换洗被罩,而清洗大号被罩很困难,只能拿到洗衣房,为此,他们懊恼不已。

理性的说,我们为什么买东西呢?因为我们缺少某个功能。但是我们在购买时,不是把使用放在第一位,而是把“交易效用偏见”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通俗来说,人们都有占便宜的心理。

所以,我们在购买商品时,应当只考虑商品能够给你带来的真正效用和你为此付出的成本。

比例偏见

人们往往对100元便宜30%而欣喜若狂,而对买房子时1%的优惠无动于衷。

适应性偏见

当你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时,你觉得在空调房中的人一定幸福到极点了;而当你在空调房中喝咖啡时,你一定觉得街上的行人苦逼的要命。但事实是这样吗?

其实不然,适应性偏见说的是人们常常低估了自己的适应能力,从而高估某些事情在一段事件之后对自己的影响。

启示:

当你强烈希望得到某个东西时,你应该先想想你现在拥有而过去令你疯狂的东西,你就会知道你得到那个东西多长时间会令你觉得很“平常”。比如,我原来的手机是诺基亚N79,当时是我看中的最高端的智能手机,买回来半年之内我都小心呵护,但仅仅过了半年,我就没有那种激动的心情了。一年之后,我甚至觉得它也没什么牛逼的。后来,当我看到iphone的时候,我觉得N79简单太垃圾了。

所以,人的“适应性”是非常强的。这点我们经常低估了。

好东西保值的时间不会太久,坏东西厌烦的程度也不会持续。

本章小结

在消费中,尽量避免以上三种偏见的影响,我们就会获得最佳的购物体验。不要因为贪便宜买不需要的东西【强烈注意淘宝等各类商家的打折骗局】,不要因为觉得买了某个东西自己就会变得超级快乐【适应性偏见】,人对物质的适应性尤其强,而精神的东西却不太容易感到疲倦,所以,当你有选择时,请尽量选择那些更加能让你感到满足的事情上。

</hr>

第三章:坚持到底一定是胜利吗?

沉没成本误区

一个例子:

单位给每个员工发了一张价值300元的音乐会门票,当你等到那天时,天公不作美,竟然下起了大雪,所以可能会打不到车,只能步行半个小时去听音乐会。你会去吗?

如果这张票不是单位发的,而是你自己排队花了300元买的,同样的情况,你会去听音乐会吗?

如果这两件事出现在我的生活里,我一定选择第二种去,第一种不去。因为我觉得第二种自己花费了那么大精力,不去真的是浪费了。而第一种因为没花一点东西,不去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可惜的。

沉没成本: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情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面有过投入。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成为沉没成本。

理性的思考应该是这样的:票已经有了,外面下着大雪,所以现在考虑的就是听音乐会的享受是否大于冒雪步行半个小时的苦逼,大了就去;不大就在家干别的。

沉没成本是不应该算在内的,因为过去的无法挽回,就应该让它成为透明的。我们做出的决定只应该考虑将要发生的事的效益和成本即可。

启示:

当你花500元买了一件衣服,但是穿了几天觉得不太合适,那么,你就不应该勉强自己非得穿,因为钱已经花过了,如果现在不能发挥它的价值,就应该立即“舍弃”它,你可以选择送给朋友或低价处理,如果你卖高价没人买,那这件东西可能永远压在箱子底下了。

越陷越沉的泥潭

一个例子:

小明是个8岁的男孩,爸爸妈妈看其他孩子都学了几门乐器,就给小明买了一个3000块钱的电子琴,但是作为一个正太,小明还是喜欢和其他男孩出去玩玻璃球神马的。虽然小明偶尔玩玩,但是仅仅是处于好奇。过了一阵子,小明妈妈认识了一个很有名的电子琴老师,于是他们花了2000元报名参加了电子琴班。小明是敢怒不敢言呀,苦逼的去学电子琴,但是他也挺欢乐的。因为他偷带了漫画书- -。过了半年,小明的电子琴水平还是停留在初级水平,让他爸爸妈妈很是无奈,只能作罢。

这个现象普遍存在在这个社会中,那么,我们理性的分析一下这种现象。

当他们买过电子琴之后,就发现小明根本不感冒,但是他们竟然又破费2000元参加了电子琴班,原因就是:既然已经买了电子琴,而且小明也学了一段时间,不能浪费了呀。于是,恶性循环,最终实在没办法才停下来。本来浪费3000就能打住的事情,却用了5000块才搞定。这也是沉没成本在作怪呀。。。

本章小结

为了避免沉没成本给我们带来的“危害”,我们在考虑问题时应该尽量少被已经发生的事情所影响,而是注重从现在起需要面临的问题。而且,有时候我们也可以利用沉没成本完成一些事,比如你不爱健身,你就可以在月初先去交一个月的健身钱,因为你受沉没成本的影响,你去锻炼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第四章:你爱冒险吗?

本章的重点是解释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某个问题“趋利避害”的研究。具体应用到三个理论:

  1. 期望值理论
  2. 期望效用理论
  3. 前景理论

其中,第一个不常用,因为这个只是最简单的模型,和人们的主观思考没有联系;第二个就是解释“趋利避害”的原理,但是也不能深入本质;第三个理论则着重研究问题的本质并提出解决方案。

期望值理论

一个例子:

假设现在给你两种选择: A.100%的概率得到800元人民币 B.70%的可能性得到1000元人民币,30%的可能性什么也得不到。 你会选择哪个呢?

大家稍微一思考,就会选择A,根据数学中的期望值来计算,对于A,数学期望值为100% x 800 = 800元;对于B,数学期望值为70% x 1000 + 30% x 0 = 700元。所以我们都会选择A。

期望效用理论

另外一个例子:

你初到北京打拼,身上毫无分文,在大街上捡到一张彩票。假设你运气不错,这个彩票中奖了,奖品发放方式有两种: A.确定性的得到1000元 B.在一个装有相同数量的白球黑球的箱子里摸球,摸到白球则奖励2000元,摸到黑球没有奖励

如果是我,我保证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A,一方面因为我不相信自己的“好运气”,另一方面,我还是爱做有把握的事情。那么你的选择是什么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同样来使用数学期望值理论来解释就行不通了。经过计算两者的期望值都是1000元,但是我相信90%的人也会跟我有一样的选择。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就是期望效用理论研究的问题。

首先,我们先提出3个概念:

  1. 风险中性——在A/B期望值相同的情况下,表现出无所谓选A还是选B的态度。
  2. 风险规避——不喜欢风险,在A/B期望值相同的情况下,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是A。
  3. 风险喜好——偏好于风险,在A/B期望值相同的情况下,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是B。

知道这3点还不够,我们还需要搞清楚效用的含义:效用是指消费者对从某一商品组合的消费中得到满足感的主观衡量,其衡量单位是任意的。

通俗的讲就跟吃饭的道理一样,如果你饿的要命,第一块面包的效用肯定是最大的,第二块可能就稍微小一点了,当你吃的差不多了,再给你一块面包,虽然都是相同的是面包,但是这次的效用几乎就可以忽略不计了。其实,这也是一个经典的现象——边际递减效用,当然,一看名字大家就明白是什么东东了。

一个典型的应用大家都特别熟悉(偶是最近才了解这方面的- -)——个人所得税,赚钱少的,对每一分钱都特别在乎,所以要少收点税;赚钱如流水的(汗一个),对千把块钱都没什么感觉,让他们多交点也丝毫不会影响他们的生活。这就是应用边际递减效用的经典例子。

有了上面的铺垫后,我们就可以来说一下期望效用理论了,期望效用理论与期望值理论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期望效用理论认为认为对于价值的衡量是一个主观的衡量,并不是数量的线性函数。在数学上,期望效用曲线是一个凹函数,而所谓期望效用,指的是在某个选择的各种情况出现的响应概率下可享受的消费或服务的效用,也就是该选择的效用的数学期望值

所以,对于刚才的例子就可以解释了。我们知道边际递减效用的存在,并且期望效用曲线是一个凹函数,所以我们可以设它的曲线为f(x)=√x。那么,对于A情况,√1000 x 100% = 31.623;对于B情况,√2000 x 50% + 0 x 50% = 22.361。所以,人们的选择都会是A。

结论就是:

边际递减效用和风险规避其实是等价的。由于边际递减效用所导致的人们的风险规避行为是完全理性的。人们对一个选择的评价应该基于最终总财富状况以达到期望效用最大化,也就是以最终总财富状况作为考虑依据的意思。

前景理论

这个理论绝对牛逼到爆啊!!

一个例子:

假设你现在的资产价值人民币10000元。今天你运气特别好,中了彩票,但是这个彩票规定你必须在下面两项中做一个选择: A. 确定性获得10000元 B. 抛一次硬币,上面朝上获得20000元,背面朝上没有奖励。 请做出选择。

假设你现在的资产价值人民币30000元。今天你又中“头彩”了,这次你也必须在下面两项中做出一个选择: A. 确定性损失10000元 B. 抛一次硬币,正面朝上没有损失,背面朝上确定性损失20000元。 请做出选择。

对于这个例子,我的选择是A、B,以我的经验来看,大部分人应该和我一样吧?看了答案以后发现,这个教授在中国和美国都做了相同的调查,结果是第一题80%的人选择A,第二题有80%的人选择了B,和我的选择一样。

根据边际递减效用,期望效用理论认为大部分人都是风险规避的。在第一种情况下选择A,符合期望效用理论,是合理的。但是到了第二种情况下,人们会变得风险喜好,选择有风险的B。实际上这两种情况是完全等价的。 第一种情况下: 期望效用(A) = 100% x 10000 = 10000 期望效用(B) = 50% x 20000 + 50% x 0 = 10000 A/B的期望收益都是10000元,最终资产是20000元。

第二种情况下: 期望效用(A) = 100% x -10000 = -10000 期望效用(B) = 50% x (-20000) + 50% x 0 = -10000 A/B的期望损失都是10000元,最终资产也是20000元。

那么,对于同样价值的得失,对于同样的最终资产,如果你是理性的,应该是风险中性的,那为什么大部分人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呢? 普林斯顿大学行为科学教授卡尼曼,斯坦福大学教授特沃斯基提出了前景理论,圆满解决了这个问题。

前景理论可以用四大规律来概括:

  1. 正常人在面临获得的情况下是风险规避的
  2. 正常人在面临损失的情况下是风险喜好的
  3. 正常人对得失的判断往往根据参照点决定
  4. 损失规避(这个在下一章才会讲到)

稍微说下前两点:什么是得,什么是失呢?这个得看自己的参照点了,一个简单的例子:期末考试你排名20,如果你的参照点是30名,那就是得;如果你的参照点是15,那就是失。所以,参照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因为,如果能理解好参照点这一概念,你可以用到公司的管理上面,会有很牛逼的应用的。这个推论是:

改变参照点就能改变人对得、失的判断,从而改变他们对风险的态度。

启示:

定目标要稍微大于自己的实力,就是蹦一下能够到的程度,这样才会有更大的“冒险精神”,即更大的动力(风险喜好)

定目标低的时候,更容易让人变得谨慎、保守,因为很容易就完成,所以不会有完成“牛逼任务”的冒险精神了。(风险规避)

文中给出了一个很精典的例子:

假设你是一个小城市的市长。整个城市即将爆发一场不同寻常的疾病,预计这场疾病将夺取600人的生命。现在有两种应急方案: A. 采取X计划,200人将存活 B. 采取Y计划,1/3概率600将得救,2/3概率无人存活。 请做出选择。

假设你是一个小城市的市长,整个城市即将爆发一场不同寻常的疾病,预计这场疾病将夺取600人的生命。现在有两种应急方案: A. 采取X计划,400人将死亡 B. 采取Y计划,1/3概率不会有人死亡,2/3概率600人全部死亡 请做出选择。

如果你理解了前景理论,我想应该也会做出X/Y的选择。因为,前者是得,我们选择风险规避;后者失,我们选择风险喜好。虽然两种情况下,存活、死亡的人数完全相同,但是,当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述的时候,带给大家的心理冲击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给消息的艺术

这个就是从前景理论衍生的应用。

  • 原则一:应该把几个坏消息同时公布于人[利用边际递减效用,当然,坏消息叠加后的效用不能太高,以致无法递减到稍微麻木的程度]
  • 原则二:应该把几个好消息分开公布[防止边际递减效用]
  • 原则三:大大的好消息和小小的坏消息要同时公布[你如今天升职了,但是得意中丢了钱包,你告诉家人时,只要在最后加一句:不过我太高兴了,把钱包不小心丢了。家人肯定不会郁闷,反倒是安慰你]
  • 原则四:大大的坏消息和小小的好消息要分开公布[同上分析]

掌握了这些原则,你又拥有了一项控制人们情绪的武器。

本章小结

期望值理论作为最初的风险决策理论,并不能很好地描绘人们的实际行为,因而其理论价值不大;期望效用理论还算可以,我们要记得以最终总财富作为考虑依据;对于前景理论,太牛了。多多发掘这个理论,肯定获益匪浅。

第五章:损失100元和得到100元,哪个对你的影响更大

得失不对称

这个应该是本章的主旨,所有话题都是从这个问题引出的。看了之后发现,自己许多的观点确实符合本章的分析,受益匪浅啊。。。

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假设有这样一个赌博游戏,裁判投掷一枚硬币,正面你赢对手500元;反面你输对手400元。请问你愿不愿意参加呢?

出乎研究者的意料,大部分被问及此问题的人都选择不玩。但是稍微有点数学知识会发现我们选择参加游戏并且赢的概率是大于输的概率的。如果不选择这个,而选择概率为几百万分之一的彩票,这是不是有点太愚蠢了呢?

经过研究,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我觉得非常的符合我们“正常人”的心理。

正常人在失去一件东西时痛苦程度要比得到同样东西经历的高兴程度更大。如果要减少这个反差,至少要将倍数扩大至3倍以上。

安于现状

这点分析的特别好。安于现状问题的发现时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后发现的。前面我们知道大多数人都有损失规避的心理,他们对他们自己拥有的东西(比如当前的生活现状)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导致人们不愿意去做决策改变现状,所以这种安于现状也是损失规避的一种表现。

你是一位工厂负责人,你的工厂现在盈利状况还不错,一个月能让你赚100万元。如果换成新手艺,你有50%的机会变成每月赚300万元。但也有50%的可能性失败,导致每月亏损50万元。从期望值来看,改变工艺带来的是正的盈利值。

但是大部分人的倾向是保留现状,不改进工艺。这就是典型的现状偏爱行为。当想到要“失”,我们的不快乐超过了可能的“得”所能带来的快乐,故大部分人宁愿维持现状。

忽视未得利益

这个我有切身体会啊。

在公司实习的时候,中午常去一家拉面馆吃饭。有一天我们去的时候正赶上高峰期,我们是6个人左右吧。都端着面没地方坐,忽然看见一群人在一个大桌子上打牌!然后我们老大叫来服务员说那桌人你们没看见在打牌吗?服务员面露尴尬的说,那群人经常这样,他们吃完饭就在这里打1个小时,我们也没办法。

看了这章,我想到的一种解决方法是:由经理出面,向他们提出一个折中方案,如果在高峰期间就餐后马上离开,可以给9折优惠。这样双方都有利可图,因为这一桌我们可以从这群人中赚50元,但是接下来的一小时就浪费了;如果给9折优惠,赚45元,接下来再接待客人最少可以赚30元。45+30>50。双赢~

总结

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不知道自己会受赋予效应的影响而被产品的介绍忽悠的头脑一热?会不会现在拥有某些东西,而不舍得去换取那些更值得的东西?是不是只看到自己可能遭受的损失,而且为了避免这些损失,不惜牺牲本可以得到的更大收益?是不是面对本来一样的情况换个说法就会改变自己的决定?

解决方法就是:换位法,这个很简单,不解释了。

第六章:你的直觉如何?

定位调整启示

这一节我感觉就是讲的人们的:直觉。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现在有一个类似智力快车的节目,通过分析,你每一关通过的几率都是90%,一共有10个关卡,那么,请凭你的直觉告诉我,你对赢得最终大奖有多少把握???

我刚开始看到的时候想,每关都是90%啊。保守估计得80左右??可是一算傻逼了,0.9的十次方啊。连35%都不到。。。。

第二个例子就是我很纳闷的一个场景:

麦当劳、肯德基等众多品牌都会针对小孩子的口味弄出很多的玩具。我总是想,这是不是有点傻逼啊。孩子那么小,什么都不懂,估计都分不清你们是麦当劳还是肯德基呢,你给他们发玩具不是浪费资源吗?

通过这章我知道这个做法叫做:先入为主,然后才算明白。其实自己早就这样做了。我一直使用的是gmail邮箱,但是最近1年,由于GFW的存在,gmail老是抽风。但是我就是不愿意更换其他的邮箱。从本章学到的东西分析一下原因吧:

用户容易形成品牌忠诚度,有的时候并不是比较出来的结果。而是第一次使用了某种品牌的商品之后就根本不会去试用其他的品牌。并且,在接触新的电子邮箱系统时,你总是会尽力地去发现和强调自己原有邮箱的优点,对于系统欠缺或不完善的地方却总会低估其重要性,这也是我们前面所降到的安于现状的表现。

所以,自己以后要跳出这个禁锢,从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审视自己习以为常的东西。这样才能与时俱进,发现更有价值的东西。(PS:现在我已经习惯使用qq邮箱了,但是近端时间发现qq邮箱不太正式,于是又更新为163邮箱啦= =,确实比gmail快多了)

赌场问题

因为我对赌博、彩票之类的东西深恶痛绝,所以我根本就不会接触,所以就不会存在这类现象的。并且我觉得稍微有点数学常识的人就知道这玩意就是一个无底洞。不解释了。

总结

其实第一印象特别特别重要,所以自己在和别人第一次接触时的表现往往是根深蒂固的。这就启示我们第一次干某事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对待啊。。。对自己而言,一定不要被第一印象蒙蔽双眼,要靠不断的深入了解看待事物的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