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壁人

| 分类 当然我在扯淡  | 标签 破壁人 

文章的名字想了好久,终于灵光乍现想到了《三体》的这个情节,这正好跟我想说的东西很吻合,so,拿来主义。

在《三体》中,破壁人是为面壁者而生的。面壁者思索如何在智子的监控下,完成对三体世界的防御。而破壁人就是要千方百计破解面壁者的计划,从而防止他们有抗击三体世界的可能。

我赞同人的一生都需要不断学习。更何况作为一个程序员,有太多的技术需要学习,也有太多的糟粕让我们陷入知识恐慌,如果你知道怎么分辨,那你就能成长快一点,反之极可能阴沟里翻船。所以,学习要讲究策略。在最近半年的学习感悟中,我为自己定义了三种状态:

  • 隔绝式无知
  • 中间无知
  • 有知

如果按照常规的思维来说,上面三种状态有点多余。但是从我观察身边各种现象来看,很多人无法解决的问题恰好都能用这个说法解决。简单来说,我们更倾向于定义下面两种状态作为对某些东西的认知过程:

  • 无知
  • 有知

至于为何定义三种状态,这跟我自己的经历有关。在断断续续读了一些心理学和认知学的书后,对自己成长历程中遇到的问题有了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依靠从中学习的经验,我成功解决了很多困扰自己的难题。总的来说,这段经历中对我最宝贵的经验莫过于要有持续的学习能力,同时一定要学会反思。下面剖析一下自己的大学生活:

  • 大一时,沉迷于网络游戏。有心改变现状,皆因自制力太弱被压制
  • 大二加入学校的ACM队,算是步入正途
  • 大三决定找工作,校园招聘期间,世界观被颠覆
  • 大四-now,在公司实习了2个多月,世界观再次被颠覆

对于我而言,正是其中无数或宏大或微妙的变化塑造了今天的我。如果你看过《蝴蝶效应》(插个广告,这个片子强烈推荐),你一定能理解我说的意思。所以,上面的经历被我总结为:

  • 大一,隔绝式无知
  • 大二,中间无知
  • 大三及以后,有知->中间无知->有知->中间无知->有知……

这就是我这半年最大的收获之一。那么,什么是隔绝式无知,什么是中间无知,什么是有知呢?我给一个例子作为说明:

当你毕业后正式进入了一家公司,接触的东西是自己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甚至从来没想过它存在的,那么,对这些事物你就处于一种隔绝式无知的状态;经过一些前辈的指点后,这些东西你了解了,能自己独立完成工作了,你就跨入了中间无知的状态。这两种状态的界限比较模糊,所以我用了很长时间才意识到其中微妙的关系。然后经过大量时间的系统学习后,你就步入了有知的状态。

每个人生来都是处于绝对的隔绝式无知状态,而人之所以作为高级动物,就是因为我们具有学习的能力。所以,我们成长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很自然的,我们就学会了各式各样的“知识”,比如怎样吃饭,怎样说话,怎样玩游戏机……有个成语叫见多识广,词典上的解释是:表明一个人的知识丰富而渊博。识:知道。见过的多,知道的广。形容经验多。通俗来说就是一个人见的东西多了,视野就会变得开阔。从我的观点出发,这就是隔绝式无知->中间无知的阶段。很多人很轻易的达到了这个阶段,因为整个过程是很轻松的。人天生对陌生的事物就有好奇心,什么东西都想尝试,之后就会对这个东西有了一定的认知。所以很多人都以为涉猎广泛就是知识渊博的代名词。其实不然,如果想达到登堂入室的境界,就必须要苦逼一段相当长时间进行系统深入的学习,而这才是从无知到达真正有知的方法。而我们常说的一瓶不响,半瓶晃荡就很容易用这个理论解释:对某个东西,你只是从隔绝式无知跨入了中间无知,这个东西的来龙去脉和本质你根本就不知道,当然无法做到独挡一面。

我毕业设计选择的是一个小型C编译器的设计(也就是 C 编译器的子实现),从4月1日开始,几乎天天都在鼓捣这个玩意儿。从最开始的“虽然啥也不懂,但是15天应该能搞定”,到学习了一个月后的“虽然系统的框架越來越明确,但是仅凭1个月的学习,完成编译器的几率几乎为0”。客观来说,我自己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刚开始的时候,把编译原理最基础的东西过了一遍。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学到新的原理,新的概念,感觉不会的东西不断变少,心情很是爽快。但是经过1个星期的学习,对编译原理的框架有了最基本的认识,算是完成了从隔绝式无知->中间无知的进化。这个时候就有点力不从心了,感觉里面涉及的东西太多,于是找了一个开源的编译器研究,结果显而易见。中间无知通向有知是要苦逼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进行系统深入的学习的。所以,到目前为止,学到的东西越来越多,某个方面也有了相当的体系,但是离整个编译器的完成还是有数量级的差距的,只能再继续学习,先完成一个简单的模型再说。

推广开来,我也用这个观点思考过为什么弱校的学生大多不如985学校的学生。虽然很多例子可以证明弱校也能出大牛,但是如果你仔细考证,你就会发现这个比率低的你都不敢相信。至于多低,你数数多少个杭州师范学院才能出一个马云就行。如果你觉得马云的例子过于极端,你看看国家领导人李海潮校友都是干嘛的,然后你再看看哪个弱校的“最牛的人”能达到他们班“普通一员”的境界。首先,我们要正视自己,其实很多人都过分高估自己了,所以这点很重要。然后再来分析我们为什么比不上他们。自从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后,一直在寻找答案。在我总结出上面的理论后,我才有了“顿悟”的感觉。我们不行不是因为我们不努力,而是我们做了太多的“无用功”。现在可以想想,你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是否专注过某方面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如果没有,很抱歉,你中枪了。很大一部分人在大学中只完成了隔绝式无知->中间无知的任务,注意,两种都是无知,并不是有知,因为你没有经过苦逼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进行系统深入的学习的经历。所以,你的知识框架是支离破碎的,只要稍微用力就会倒塌。而985之类的学生,软硬件资源都很完备,相应的技能就会要求的更高。他们接触的东西越多,就会更加明确的意识到自己的无知,进而通过持续用力,就能达到有知的境界。同时,他们考上名校肯定有自己的过人之处,而高手是很善于学习的。他们相互切磋,就更容易从别人的有知中认识到自己的无知,然后通过个人+环境的熏陶,当然会更容易的达到更高的阶段。

当然,我们不必沮丧。只要我们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消除无知,进而达到有知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至于该怎么做,我想你应该已经明白了。


上一篇     下一篇